健康饮食“八大注意”
清淡饮食、经常水汆
现代人吃得太荤,蔬菜太少。最好一周要选购10种以上的绿色蔬菜,烹饪时减少直接下油锅爆炒,相反可以改用先在水里汆一下,然后再用橄榄油拌一拌的烹饪方式。一方面可以减少蔬菜在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流失;而另一方面,水汆还可以减低农药残留,蔬菜在清洗后浸泡半小时,然后在加工时用开水汆一下,还可把部分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在水中溶解,烧的时候浇点油或拌点油,既好吃,又安全。
少吃油炸、莫贪嘴馋
很多人盲目地担心被检出的含量很低的苏丹红、孔雀石绿,但他们不知道,其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比如:经常吃多油、爆炒的食品可能导致的肥胖、超重等,其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往往更大。
油炸食品因其色、香、味俱全,备受大众口味的青睐。但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,如鱼虾海鲜类一经高温油炸,便会使原本营养丰富的蛋白质变质成为一种对身体有害的致癌物质。长期食用,对健康不利,因此不要贪一时“口舌之快”。
少吃动物内脏保健康
猪肝等动物内脏常常是不少市民的下酒菜,传统饮食观念中又有“吃啥补啥”,于是很多人都把动物内脏看作是非常滋补的食物。的确,一些动物内脏营养丰富、美味可口,还是是佐酒用餐的佳品。
但专家提醒,由于动物内脏是毒物代谢的集中部位,通常又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残留物,也容易受到污染。而一些小摊贩还经常会出售类似的内脏冷菜,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偷工减料、来路不明、不注意食品卫生安全问题,就可能带来隐患。
隔夜饭菜尽量不要吃
不少传统家庭舍不得把吃剩下的菜肴扔掉,而是继续放入冰箱里保存,等到第二天再食用。
其实,有些蔬菜隔夜后,可能会产生致癌的亚硝酸盐,并不适合再食用。还有个别市民喜欢烧好一大锅子米饭放进冰箱,然后每天吃一点,其实有时候这些米饭里的淀粉在冰箱里已经发霉、发酵了,只是从感观上还看不出来。专家提醒,隔夜菜最好不要吃,尤其是隔夜饭。
家用冰箱不是“保险箱”
冰箱的冷藏柜必须调到3℃-4℃以下,这样才安全。一些老年人为了节省用电,经常把冰箱的温度调得稍微高一点,觉得这样问题也不大,其实这样做,表面上虽然是省了电,却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。事实上,在5℃至10℃之间,还有一部分致病菌会繁殖。只有在3℃以下,致病菌才能很少繁殖。
谨慎饮用街边鲜榨果汁
消费者因为偏爱现榨的果汁口感好、营养丰富等,总认识新鲜果汁是不错的选择。
但在街头小摊贩边的现榨果汁,这些新鲜的果实在入榨前是否表面清洗干净、是否还会有农药残留、榨汁机长期使用后是否及时清洗、是否有细菌残留,以及从事现榨果汁的操作人员有无健康证、是否带病上岗等,这些不禁令人担忧。
有粗有细、均衡搭配
随着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为了满足消费者口感上的享受,加之许多食物在加工时非常考究,在制作和口感上也都变得越来越精细。
营养专家提醒市民,建议可在米饭里加点燕麦、乔麦等粗加工粮食。这不仅因为粗粮的营养价值非常高,其中还包含有较多的食物纤维,有粗有细的饮食可均衡日常饮食均衡营养摄入。 “吃得粗一点、吃得杂一点”是健康饮食的首选理念。
仔细阅读食品标签
一些粗心的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,可能会忽视阅读食品标签,往往把食品买回了家,才发现原来有问题。有的消费者甚至已经糊里糊涂地吃下了肚,也忘记看食品标签,已吃下了过期食物。
为此,专家提醒市民,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谨记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,尤其是特别注意食品的标签,具体包括检查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、内容是否真实、标签是否完整、规范。